安全配资平台 【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】贵安新区茅草村:番茄串串向上 “红”出新希望

发布日期:2024-12-25 00:18    点击次数:115

安全配资平台 【高质量发展调研采访】贵安新区茅草村:番茄串串向上 “红”出新希望

化工生产中安全配资平台,消泡剂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添加剂。它主要用于控制或抑制泡沫的产生,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产品质量的稳定。消泡剂的应用广泛,涉及涂料、油墨、洗涤剂、造纸、纺织印染、石油钻采、污水处理等多个领域。

成串卖的番茄,用手提溜起来,如同两排迷你红灯笼,会轻盈俏皮地摇曳一下,甚是可爱。

如今,在不少大型超商超和直播电商功能等渠道中,“串串”番茄已成为热门的“明星”产品,深受消费者青睐。

来到位于贵安新区党武街道茅草村的标准化蔬菜种植产业项目,20亩温室大棚如寒冬中轻暖的保护罩,静静呵护着这些可爱的“串串”番茄。

番茄“成串”的美味秘诀

“你就随便摘一颗尝尝,番茄的味道是很稳定均衡的。”掀开帘子步入大棚内,贵州普诺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发能热情地招呼道。

大棚内,一行行番茄藤蔓茂密生长,争先恐后沿着牵引线向上攀爬,直抵顶棚。从藤蔓底部开始,一串串番茄悬在藤蔓上,有的害羞藏身于叶片中,有的明媚绽放出成熟的姿态。

这些番茄有何不同?

仔细观察可以发现,“串串”番茄最大的特点就是“成串”:一颗颗番茄在柄上排列有序,一左一右几乎对称,每串数量均匀、大小整整齐齐。

“串串”番茄每串数量均匀,左右几乎对称。

“这个品种是从荷兰瑞克斯旺种苗集团公司引进的串收番茄品种,我们在长顺的基地已经种植了几年,是一个优选过的品种。”王发能介绍,该品种的优点表现在“抗性好、产量高、口感好。”

“对番茄晚疫病、叶斑病、病毒病有比较高的抗性;产量稳定后能达到8000市斤/亩到10000市斤/亩;番茄的风味更足,糖度一般能达到8%以上,与一般番茄6%以下的糖度相比,更加酸甜可口。”王发能说。

摘下一颗番茄,大小、形态犹如乒乓球一般圆滚滚,颜色鲜红透亮,放入嘴里一瞬间汁水立刻爆出,清润的鲜甜感满溢。

“我们的‘串串’番茄主要采用有机肥料种植,口感得到了改善。还有一个好吃的‘秘诀’就是熊蜂授粉。”王发能微微一笑。

熊蜂授粉。

据介绍,与其他授粉方式相比,熊蜂授粉不仅能提高番茄单果质量,降低畸形果率,还能改善果实品质,降低病害发生率,同时降低成本,有利于番茄的高效栽培。

“一拍即合”成就“双向奔赴”佳话

茅草村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寨。长期以来,因土地碎片化,村里主要以分散种植玉米、水稻、辣椒等传统作物为主,农业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。

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,村“两委”一直在思考如何挖掘村里的资源,将群众充分发动起来。

“今年3月,他们公司来到村里考察,我们就产生了‘一拍即合’的感觉。”茅草村党支部书记李章礼回想起当时的场景,记忆犹新。

对此,贵州普诺微科技有限公司也有同样的体会。

“我们的项目考察,除了要看村里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,还有一点很关键,那就是村里发展的意愿强不强,给到的支持够不够。”王发能说,新的项目要启动,能争取到什么样的优惠政策,对企业来说很重要。“而且村里也会担心,项目能不能落地发展,村民能不能一起发展,需要双方意愿一致,目标一致。”

在村“两委”的推动下,国土部门很快来到村里对土地进行定位,将林地、基本农田、永久基本农田排除,用水、用电的相关政策申报落实,各种准备工作一一落实后,20亩大棚很快在村里建了起来。

“村里希望有好的项目落地,打好产业发展的基础。我们村‘两委’也会尽全力支持。”李章礼说。

村里酝酿着火红的新希望

“这边都采完了,我们再去那一边!”当下,“串串”番茄已进入集中采摘阶段,女工们在大棚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。

村民在项目上务工。

“主要就是栽种、绑绳、剪枝、采果这些工作。”55岁的徐国琴是茅草村村民,从今年8月份起,她来到项目上务工。“在家里咋做,在项目上就咋做。”徐国琴说,自己出去打工不太方便,村里推荐她来务工,每个月可以增加1000至2000元的收入,同时还能照顾家里、照顾孙子,感觉很满意。

据介绍,自该项目在茅草村落地以来,村里有10余名女工、4名男工长期在此务工,根据工作内容不同,劳务费用从120元/天到150元/天不等。

62岁的村民李章俊就是其中之一,他说自己“见证了项目的成长”。

“家里的土地现在按500元/亩的价格租给项目,明年租金是600元/亩。”李章俊说,自己签订了10年的合同,土地的租金逐年递增,到1000元/亩的时候封顶。“更吸引我的,是可以在项目上务工。”每月在项目上务工,收入能增加3000多元,再加上土地出租的收入,“和以前自己种辣椒、种玉米相比,收入翻了几倍,还不用承担收成和价格波动的风险。”李章俊感到心里踏实多了。

“村里出租土地的村民享有优先选择在项目务工的机会。”李章礼表示,这些村民大多数是老年人,就近务工的意愿本身也很强,通过出租土地和务工,实现收入增加,又不用出远门,还能照顾家庭,“一举多得”让大家都干得开心、舒心。

寒冷的天气里,大棚里暖意融融,不时传来采摘村民的欢声笑语。一串串番茄沿着藤蔓从底部向上攀爬、成熟,就像村里火红的希望在升腾。
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文菂

编辑 刘思博

二审 杨韬

三审 覃淋安全配资平台

茅草村番茄王发李章礼李章俊发布于:贵州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